中间沙

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中间沙的位置(左侧)

中间沙越南语Bãi Tục Lãm),又称黄鱼地,是位于中越边界北仑河口内的一处沙洲[1]。此地原是中越争议地区,2008年中越陆地勘界后,该沙洲约四分之一归中国,四分之三归越南[2]

概况[编辑]

中间沙位于北纬21度32分、东经108度2分,地处北仑河口中,位于东兴市楠木山东南约1.5公里[1]。中越边界笔直穿过沙洲的西北角和东南角[3],其中中国约占沙洲的四分之一[2],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;越南约占沙洲的四分之三[2],属广宁省芒街市。沙洲东北面隔中国东兴江与竹山村相望,西南面隔越南牛轭湾江与绿林沙(越南语Bãi Lục Lầm𡓁綠林)相望[4],且因夹在二江之间得名“中间沙”,又因此地产黄鱼,又名“黄鱼地”[1]

中间沙由一大两小共3个沙洲组成。其中主沙洲最大,为西北—东南走向的不规则椭圆形,最长处约1300米,最宽处约450米,面积约0.335平方千米,周长约3.731千米,低潮时干出高度约2米。两处小沙洲在主沙洲的西北角和东北面,西北角的沙洲呈弧形,西北—东南走向,长约100米,宽约20米,面积约1800平方米,周长约214米;东北部的沙洲呈不对称的凸透镜状,西北—东南走向,长约480米,宽约160米,面积约0.044平方千米,周长约1.032千米。目前沙洲在向东南方延伸[4]

沙洲系北仑河和罗浮江冲刷形成,由细沙粒和腐殖质构成,洲上有红树海草生长[1]

历史[编辑]

1887年法国清朝签署《续议界务专条》,规定了中越两国的陆地边界和北部湾北仑河河口附近的岛屿归属[5],但没有确定中间沙、吱唧沙(一作横石沙洲[6]、桑跟岛[7]越南语Hòn Dậu Gót)等沙洲的归属[2][3]。1986年前,北仑河主航道在中间沙西南侧牛轭湾江,20世纪80年代越南在牛轭湾江北入口修建堤坝、哨所,并用渔船阻塞航道,北仑河主航道改至中间沙东北侧的东兴江,引发了领土争议[4][8]

2008年12月22日,中越双方划定陆上边界,明确了中间沙归属(约四分之一归中国,四分之三归越南),还规定岛上不得建设建筑、双方边民可以在附近自由航行等[2],后双方在洲上设立了1375号(中方设立)、1376号(越方设立)界碑[6][8]。中方将沙洲划入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[4];2023年,东兴北仑河口景区还计划开发中越界河观光项目,游客可在船上游览中间沙[9]

参考资料[编辑]

  1. ^ 1.0 1.1 1.2 1.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(编). 广西海域地名志. 南宁: 广西民族出版社. 1992: 143. ISBN 7-5363-1614-3 (中文(中国大陆)). 
  2. ^ 2.0 2.1 2.2 2.3 2.4 Trí, Dân. Phân giới cắm mốc Việt-Trung ở những khu vực nhạy cảm [越中在敏感地区的划界]. 越南民智电子报. 2009-02-25 [2024-05-17] (越南语). 
  3. ^ 3.0 3.1 Việt, Anh. Ải Nam Quan và thác Bản Giốc được phân chia thế nào [友谊关和板约瀑布是如何划分的]. VnExpress. 2015-01-31 [2024-05-17] (越南语). 
  4. ^ 4.0 4.1 4.2 4.3 《中国海岛志》编纂委员会. 中国海岛志 广西卷. 北京: 海洋出版社. 2014: 782–784. ISBN 978-7-5027-8359-4 (中文(中国大陆)). 
  5. ^ 唐家璇. 中国外交辞典. 北京: 世界知识出版社. 2000: 456. ISBN 7-5012-1171X (中文(中国大陆)). 
  6. ^ 6.0 6.1 【远方的家】行走海岸线丨跟随海警巡视中越海上界碑. 中国海警局. 2021-09-04 [2024-05-18] (中文(中国大陆)). 
  7. ^ 越通社. 令人印象深刻的祖国边疆极点沙尾角.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. 2018-10-12 [2024-05-17] (中文(简体)). 
  8. ^ 8.0 8.1 涂雯; 林晓岚; 鲍晓霞; 张兴军. 中越界碑往事. 中国经济信息. 2014-09-22, (18) (中文(中国大陆)). 
  9. ^ 张雪; 防城港日报. 东兴北仑河口景区正在改造提升. 北部湾在线·新媒体. 2023-07-04 [2024-05-17] (中文(简体)).